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比较困难的就是,很难做到保证不复发。
但正确、规律的治疗是可以减少复发的。
下面就系统地跟大家讲一下荨麻疹的治疗。
1。 患者教育:。
应教育荨麻疹患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本病病因不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除极少数并发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症状,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
不要过度焦虑。
2。 病因治疗:。
消除诱因或可疑病因有利于荨麻疹自然消退。
治疗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详细询问病史是发现可能病因或诱因的最重要方法。
对诱导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与非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可改善临床症状,甚至自愈。
当怀疑药物诱导的荨麻疹,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可考虑避免或用其他药物替代。
临床上怀疑与各种感染和慢性炎症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在其他治疗抵抗或无效时可酌情考虑抗感染或控制炎症等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受益。
如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关联的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
对疑为与食物相关的荨麻疹患者,鼓励患者记食物日记,寻找可能的食物并加以避免,特别是一些天然食物成分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可引起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
对ASST阳性或证实体内存在针对FcεRIa链或IgE自身抗体的患者,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可酌情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注射治疗或血浆置换等。
3。 控制症状:。
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和规则使用的原则,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推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
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 ~6个月,或更长时间。
常用的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塞平、异丙嗪、酮替芬等。
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奥洛他定等。
二线治疗:。
常规剂量使用1 ~ 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
可选择:。
1。 更换品种或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 ~ 4倍剂量。
2。 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睡前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
3。 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提倡同类结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联合,以提高抗炎作用。
4。 联合抗白三烯药物,特别是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的荨麻疹。
三线治疗:。
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以下治疗:。
环孢素,每日3 ~ 5 mg/kg,分2 ~ 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泼尼松30 ~ 40 mg,口服4 ~ 5 d后停药,不主张在慢性荨麻疹中常规使用。
免疫球蛋白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日2 g,连用5 d,适合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生物制剂,如国外研究显示,奥马珠单抗对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肯定疗效。
光疗,对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和人工荨麻疹患者在抗组胺药治疗的同时可试用UVA和UVB治疗1 ~ 3个月。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
在积极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阻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
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泼尼松30 ~ 40 mg,口服4 ~ 5 d后停药,或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或肌内注射,特别适用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
1 ∶ 1 000肾上腺素溶液0.2 ~ 0.4 ml皮下或肌内注射,可用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的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
诱导性荨麻疹的治疗:。
诱导性荨麻疹对常规的抗组胺药治疗相对较差,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要选择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见下表。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的治疗:。
原则上,妊娠期间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
但如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必须采用抗组胺药治疗时,应告知患者目前无绝对安全可靠的药物,在权衡利弊情况下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药物如氯雷他定等。
大多数抗组胺药可以分泌到乳汁中。比较而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乳汁中分泌水平较低,哺乳期妇女可酌情推荐上述药物,并尽可能使用较低的剂量。
氯苯那敏可经乳汁分泌,降低婴儿食欲和引起嗜睡等,应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