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物评测

地震预警有用吗(地震预警系统管用,但也得善用)

时间:2023-11-27 08:38:49阅读:

地震预警有用吗(地震预警系统管用,但也得善用)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我国在汶川地震后开发的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再次刷屏,社区广播预报地震来袭的倒计时声令人记忆尤其深刻。有些人欢呼,这是地震预报技术取得巨大进展,甚至是人类面对不确定性的重大胜利。有些人则吐槽,地震还没有造成损失,但惊人的警报声就把人吓得魂不附体……。

仅从地震预警而言,这次四川地区的预警系统付诸“实战”是个好事。第一,表明这个机制确实运行起来了,而且确实起到了预警效果。第二,也暴露了我们很多人虽然见识过地震带来的破坏性,但在日常中接受灾害应对的训练还比较缺乏。

地震是一个规律尚未完全被人类所掌握的致灾因子,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地震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愈发具有复杂性、连锁性和系统性。因而,防震减灾是应急管理领域难度较高的一个课题。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也是一个试图驯服偶然性与不确定性的过程。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9.0级大地震的发生催生了地震学,地震“天谴论”的神话被彻底抛弃。时至今日,面对地震,人类依旧难以研究、摸索出其产生的规律。

在我国,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部门坚持不懈探索地震短临预报难题。但是,科学的突破往往难以短期内实现。面对这一现实,国内将地震预报与预警区分开来:地震不能预报,但可预警。预报是基于地震没有发生,而预警则是基于地震的影响没有发生。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门讨巧的技术,即利用地震的纵波和横波或地震波与电磁波的时差。当地震发生后,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较小。在传播速度慢、但破坏力较大的横波来临之前,这个系统可以告知、敦促公众逃生。同时,地震波从震中向外扩张,捕捉到地震发生的仪器发出的电磁波速度要快于地震波。这个速度差也可以为公众逃生争取一定的时间。地震预警系统并非我国独有。早在2007年10月1日,日本气象厅就开始为公众提供地震预--务。不过,日本将其称之为“地震紧急速报系统”

当然,任何预警系统都是存在局限的,地震预警系统也不例外。地震发生作用时间很短,给人预留的响应时间仅有几秒到几十秒。预警如果要发挥作用,社会公众在获得预警信息后,需要在短时间内采取近似格式化的避险行动。而且,离震中越近,提前预警的时间越短,但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却越大。在距离震中较远的地区,如果社会公众不能够理性应对,而是慌不择路地采取不适当的逃生行为,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过去对地震预警工作产生困扰、束缚的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便捷,也可能是麻烦的制造者。2018年1月13日,美国夏威夷公众接到导弹来袭的手机短信预警。后来证实,这是值班人员将演习误判为实战的结果。试想,倘若由于雷击或故障等因素引发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空警、虚警,其挽救、弥补措施也不是技术系统和手段自身就可以解决的。

最起码,以下三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强化公众的避震防灾意识、知识和技能,确保接收预警信息后公众做出适当的反应,避免产生过度恐慌。可能第一次我们会惊慌,但第二次就会变得有经验,知道在这宝贵的十几秒甚至几秒时间里,最应该优先做什么。第二,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确保公众有安全的场所可躲。第三,经常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确保逃生行动有序,不至于引发混乱或踩踏。

总之,地震预警系统要发力,必须克服技术至上主义的迷思,因为地震预警系统只是地震预警政策的一项技术性工具。而在地震预警政策的“工具箱”内,可能还有其他必不可少的选项。

热点知识推荐